话题

戴藏云老师——适应高考变化,提高阅读能力

论坛 戴藏云老师——适应高考变化,提高阅读能力

标签: ,

  •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7272
    田 振田 振
    管理员

      一、疫情影响了心情和学习效果。会不会降低难度?03年非典,数学很难,衡水学生在操场上哭成一片,老师成为高考秘书。衡中发现一个小问题,会形成一系列的措施。

      2020年高考试卷的变化,22道题——23道题,选择减少,简答增多。山东、海南等适应性考试试卷与2019年有什么变化。选择题由13道变成10道。适应性训练。变化不会太大。变化,题型更加灵活,语言应用题是实验田,对新课标要求的都可能高。

      找准信息源。以速读为基础的信息融合能力。

      两种心态:一专注   二、仔细   在极细微的地方设置问题。

      主观题的存在,减少阅读字数,每年字数8%的增幅可能不执行。

      文学类  1999年考过现代诗歌阅读  适当拓展一些现代诗。北京、天津考散文多一些,2017年全国二考散文,其他都是考小说。

      现代文阅读建议:

      1.日常练习要突出文体特征。

      2.引导学生梳理文脉。 信息类阅读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文学性阅读,要把握时间、空间和逻辑关系。讲评试卷,让学生说一下,丢分在哪里,总结理由是什么?文本的主题,段落大意是什么?

      3.题型方面,关注综合概括能力,推断能力和运用能力。

      文言文阅读,新题型:保留了断句、学识、选择题,翻译减少了1分。

      多种文本共存,文言文散文有可能登场。注重文意理解。

      二、教育部推荐作品是学生阅读重点。《红楼梦》鲁迅小说。

      三、高考作文结合大事,一定要写深刻。因为阅卷人,在这段时间接触的几乎全是这样的内容。

      四、诗歌鉴赏是瓶颈,要读懂,按照诗歌体裁去读,每周可以选一首诗,改写成散文,理解鉴赏和写作能力。把诗歌语言变成散文语言 。

      四、一开始不要瞄准高考题去做,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什么,考什么,兴趣有了,成绩就上来了。学文言文要做三篇、四篇文言文,同理,其他专文体也这样。可以做一些,不要多做,知道会考什么就可以了。

      五、要把字写好,工整而不是漂亮。高考试题扫瞄后会放大你的优点或缺点。

    正在查看 1 个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