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微创意59招让班级管理脑洞大开》第一次共读引导
-
作者帖子
-
2025 年 2 月 19 日 下午7:37 #259512025 年 2 月 19 日 下午7:40 #25952
二、书籍简介
《班主任微创意:59招让班级管理脑洞大开》是一本聚焦班级管理创新的实用指南,由资深班主任吴小霞撰写。全书针对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难题,如纪律松散、学生动力不足、师生沟通不畅等,以“微创意”为核心,提出了59个低成本、易操作且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班主任跳出传统管理模式的桎梏,用趣味化、人性化的方式激活班级活力。
书中创意覆盖班级管理的多个维度:从开学初的“破冰行动”到日常班规设计,从后进生激励到班干部培养,从家校沟通到班级文化建设。作者将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通过游戏化、情景化、互动化的策略重构管理场景。例如,用“班级银行”模拟经济体系激发学生责任感,以“情绪漂流瓶”化解青春期心理矛盾,借“夸夸卡”增强学生自信心。每个创意均以“问题分析+案例呈现+操作步骤”的逻辑展开,既提供具体方法,又传递教育理念,强调在轻松氛围中实现育人目标。
该书语言生动活泼,案例真实鲜活,尤其适合新手班主任或渴望突破管理瓶颈的教师。它打破了“严管高压”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教育的智慧与温度,为班级管理注入“脑洞大开”的创意灵感。
2025 年 2 月 19 日 下午7:57 #25953三、第一周阅读进度
2025 年 2 月 21 日 上午10:08 #25954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解锁班级管理新密码
翻开《班主任微创意》,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班级管理新境界的大门,书中的“逐梦作业大展台”与“职业生涯大规划”等创意,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逐梦作业大展台”打破了传统作业的刻板印象,它不再是学生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的任务,而是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学生们的作业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老师的检查,更是为了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创意和努力。这一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在大展台上脱颖而出,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主动探索知识,挖掘自身的潜力。大展台成为了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欣赏他人作业的过程中,拓宽了思路,学习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考角度,班级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凝聚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增强。
“职业生涯大规划”则是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种目标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掘自身潜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班级中共同探讨职业规划,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规划,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班级的凝聚力在这种深度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这两个创意背后,蕴含着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与关怀。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是因材施教的引导。它们让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创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探索未来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自信地前行,也才能让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绽放出独特的光芒。2025 年 2 月 21 日 上午10:24 #25955阅读《班主任微创意》后,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感悟。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班主任如何通过一些别出心裁的小创意,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班级文化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展开。书中所列举的种种创意,看似微小,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从精心设计的班级口号,到别具一格的班级活动,无一不体现出创新思维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这些微创意让我深刻意识到,班级文化绝不仅仅是墙上的标语和装饰,而是一种能够凝聚班级成员,激发学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精神力量。一个独特创意,可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班级的象征,让他们在潜意识里就将自己与班级紧密相连;而富有创意的班级活动,则能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机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联系到我自身对教育的理解,以往我总是更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读了后,我认识到良好的班级文化其实是教学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关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本书指引我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挖掘那些能够激发学生热情、促进班级和谐发展的微创意。我也期待着继续深入阅读后续内容,获取更多的教育灵感与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水平。
2025 年 2 月 21 日 上午11:28 #25956《班主任微创意》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用她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创意,为班级管理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全书共分为十辑,每一辑都充满了智慧与灵感,让我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第一辑“开学打造微创意”,让我深刻体会到开学的重要性。吴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如赠送棒棒糖、组织“微距离旅游”等,不仅让孩子们迅速融入了新环境,还激发了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这种创意满满的开学方式,无疑为班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辑“活动开展微创意”则让我看到了活动的无限可能。吴老师通过“班级图书馆创意”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活动不仅有趣,更富有教育意义,让我深刻认识到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25 年 2 月 21 日 下午9:09 #25957《班主任微创意》前两辑读书笔记 — 第一辑:开学打造微创意 核心目标:通过创意活动营造班级归属感,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的期待。 1. 开学礼包设计 – 三件套礼物: – 棒棒糖:寓意“身体棒、学习棒、人品棒”,传递对学生的祝福; – 签字笔:象征“书写人生新篇章”,引导学生重视当下; – 教师寄语:黑板书写“做心灵需要的教育”,强调尊重与共情。 – 作用:通过仪式感增强学生对开学的期待,拉近师生距离。 2. 破冰与团队融合 – 分组互动:采用数字、颜色、学号分组,结合“照相合影”“微距离旅游”等活动,促进陌生学生快速熟悉。 – 扑克牌游戏:通过“扑克回家记”等游戏传递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职业与梦想启蒙 – 职业生涯大规划:通过“逐梦作业大展台”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方向。 — 第二辑:活动开展微创意 核心目标:用新颖形式提升活动参与度,实现教育目标。 1. 学长经验分享会 – 邀请往届学生分享学习与成长经验,以真实案例激励学生。 2. 感恩主题创意活动 – 母亲VIP特权卡:设计“允许妈妈看日记”“管理上网时间”等特权卡,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关爱。 – 集体生日会:结合节日(如国庆)举办无蛋糕生日会,通过互赠祝福增强班级凝聚力。 3. 趣味实践体验 – 职业大体验:利用家长资源组织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兴趣与目标。 – 草裙舞/恐怖片减压:通过趣味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如考前跳草裙舞、观看恐怖片释放情绪。 4. 学习动力激发 – 早自习赛场化:将早读变成竞赛,通过领读员示范、小组积分制提升积极性。 – 作业交换批改:“作业易主记”随机发放作业本,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反思态度。 — 总结与启示 – 核心理念:教育需结合学生兴趣与时代特点,用创意替代说教,例如用“男神女神评选”替代早恋说教。
2025 年 2 月 22 日 上午10:31 #25958《班主任微创意》
这本书是第二次看了,第一次已经过去两三年了,再次读到里面的一些章节还是深有感触,作者深爱学生、文笔流畅,有逻辑有感情娓娓道来。<逐梦作业大展台>,从制作作业海报、疏通反感情绪、出台评委规则、推行作业过程优化、检查日常化等等环节,对学生假期作业的认真程度、字迹工整程度,让作业检查有一定标准逐渐规范,有分数有层级。晒作业分数计入德育考核、开学总评并记入颁奖典礼、针对每日总负责人,需要评出“最佳点评引路人”。
2025 年 2 月 22 日 下午7:16 #25959第一辑《“倒金字塔”认识法》;第二辑:《学猫步》和《学长见面会》
《学猫步》是对瞌睡的学生惩罚办法,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最后由老师引到学生一日常规的遵守上。《学长见面会》体现了班级文化的一种传承、接力,让往届学生现身说法比老师的唠叨效果要好上好多倍。咱们学校特优、精英班有给高三学长送祝福的传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第一辑中的《“倒金字塔”认识法》确实一个不错的方法。以前我真没有太在意学生之间的快速认识,但今年发生的几个事让我感觉,一个温馨的班集体学生健康成长急需的环境。
学生小刘,在班里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家长反映自从上了高中后更加沉默。只有在周末或放假回家后,与初中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才会表现出快乐的样子。作为班主任,由于成人的视角,我们觉得只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环境就行了,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需要老师和学校给他们更多情绪价值,一个健康的学生不能只是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现在我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前天班里一个宿舍的两个学生因晚上说话被政教通报,我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同宿舍里的小王,因想家在床上哭,两个同学连忙劝慰,但不巧的是这里宿管正好走进来,他们两个就这样被通报了。这件事,我有点震撼:一是一个男孩子只是因为想家就在宿舍里大哭,这和他平时阳光活泼的一页大相径庭,二是我翻了一下这个学生的资料,原来他是单亲家庭,作为班主任,我感觉对这个孩子的关心确实有点少了,没有尽到一个老师的责任。
总而言之,老师陪伴学生的时候毕竟是以督促为主,只有同学之间才是正直的陪伴与交流,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班级一定会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由于升学、学习、家庭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这对一个班级,对一个家庭和学校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结果。
2025 年 2 月 22 日 下午8:05 #25960书中提到文化墙不应只是简单的奖状张贴和优秀学生事迹展示。可以设置“梦想星球”板块,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梦想,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光胶囊”板块,每月让学生放入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
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文化墙的单调模式,将学生的梦想、成长历程等融入其中,使文化墙成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班级角落。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班级口号不是由班主任指定班级口号,而是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投票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创作。并且在每个学期根据班级的发展情况重新创作或修改班级口号。
共创班级口号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的构建中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定期修改也体现了班级文化是动态发展的,能够适应不同阶段学生和班级的需求。2025 年 2 月 24 日 下午4:36 #25972让教育在创意中生长
——《班主任微创意》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在班主任岗位上摸爬滚打的教育工作者,吴小霞老师的《班主任微创意》像一泓清泉注入我略显疲惫的教育生命。书中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微创意,不仅打破了我对班级管理的固有认知,更让我重新发现了教育工作的诗意与远方。开学季的精心设计与日常活动的巧妙创新,在吴老师笔下化作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教育现场。
一、开学季:在仪式感中播种希望
传统的开学仪式常常流于形式,而吴老师的”开学红包三部曲”却让开学日成为值得珍藏的成长印记。每个学生收到的定制红包里,装着印有班级logo的书签、写着老师手写寄语的明信片,还有需要亲子共同完成的”成长心愿卡”。当孩子们将心愿卡投入”时光信箱”时,稚嫩的脸庞上浮现的庄重神情,让我忽然明白:教育仪式感不在于场面的宏大,而在于触及心灵的深度。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图腾设计大赛”的创意令我拍案叫绝。吴老师引导学生将班名、班训转化为可视化符号,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全民公投的方式诞生班级专属图腾。这个凝聚集体智慧的过程,远比简单张贴班规更能激发学生的归属感。当看到学生自发将图腾绘制在笔记本封面、制作成钥匙扣时,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班级文化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移植进去的。
二、活动场域:让教育自然发生
“盲行体验课”的设计堪称活动创新的典范。当学生在伙伴的搀扶下蒙眼穿越校园,他们不仅学会了信任与责任,更在分享会上道出了”原来习以为常的景色如此珍贵”的生命感悟。这种沉浸式体验活动,将说教转化为亲身感知,让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受此启发,我尝试在班会中引入”情绪温度计”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感知情绪变化,收效远超传统的道德说教。
在德育渗透方面,”班级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不同于常规的评优评先,吴老师设置了”最佳进步编剧奖””温暖小太阳奖”等个性化奖项,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闪耀的主角。获奖词中那句”你不是最耀眼的星辰,却是不可或缺的星光”,让许多孩子红了眼眶。这种充满温情的评价方式,让我重新思考:教育评价不该是冷冰冰的标尺,而应成为照亮成长的光芒。
三、创新密码:教育智慧的淬炼
吴老师的微创意背后,蕴含着”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智慧。她善于将生活元素转化为教育资源: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可以变成”情绪漂流瓶”,校园里的落叶能化作”自然笔记”的素材。这种转化能力启示我们,教育创新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敏锐感知。当我尝试用”班级树洞”代替传统的周记本,用”知识寻宝图”革新作业形式时,惊喜地发现:当教育回归生活现场,学习就变成了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书中处处可见”学生立场”的坚守。在”班委轮值制”改革中,吴老师将岗位细化为”晨读DJ””节能小卫士”等趣味角色;设计”成长存折”时,特意设置”家长寄语”专栏。这些细节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创新,永远建立在对儿童世界的深刻理解之上。当我开始用”00后词典”解读学生的新潮用语,用短视频记录班级日常,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悄然拉近。
站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回望,吴小霞老师用她的微创意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美好不在于惊天动地的变革,而在于点滴细节的用心雕琢。那些看似微小的创意改变,恰似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终将汇成推动教育进步的浪潮。这本书给予我的不仅是具体的方法指导,更是一种永葆教育初心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永远以创造的姿态,在教育的田野上诗意栖居。
-
作者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