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一次共读导引

论坛 阅读园地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一次共读导引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26168
    田 振田 振
    管理员

      #26169
      田 振田 振
      管理员

        第一章内容介绍:

        梅洪建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一章主要围绕班主任工作中常见的“瞎忙”现象展开,分析了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转变思维、优化工作方式的核心理念。

        第一章核心内容:

        “瞎忙”的根源

        作者指出,许多班主任陷入“忙而无功”的困境,根源在于传统的“管控型”管理模式。班主任往往通过事无巨细的干预、强调权威与纪律约束来管理班级,导致自己疲于应对琐事,学生却缺乏自主性与责任感。

        传统模式的弊端

        过度控制:班主任包揽班级事务,学生被动执行指令,失去成长机会。

        角色错位:班主任成为“救火队员”或“保姆”,陷入重复性劳动。

        效率低下:强调“人盯人”管理,消耗大量精力却难以培养真正的班级凝聚力。

        理念转变:从“管控”到“培育”

        提出“培育-发展”理念,班主任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而非“控制者”。

        关键策略:

        赋权学生:建立班级自主管理体系,让学生参与规则制定与事务管理。

        搭建平台:通过主题活动、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与成长动力。

        文化浸润:用班级文化(如共同价值观、仪式感活动)替代硬性规则,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案例与启示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说明如何通过“放手”激发学生潜力。例如:班主任减少对卫生、纪律的直接干预,转而培养班干部团队,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核心观点:
        “班主任的忙,本质是对学生能力的不信任”:过度干预会抑制学生成长,真正的教育应通过赋权与引导实现“不教而教”。

        “忙要忙在关键处”:班主任应聚焦于搭建机制、营造氛围、提供资源,而非陷入具体事务。

        这一章为全书奠定了基调,强调班主任需从“体力消耗型”转向“智慧引领型”,通过改变工作思维实现高效育

        #26170
        张卫香张卫香
        参与者

          第二次看这本书,有些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是这几年班主任工作给了我新的认识。

          教师的生活视野和思维视野都是有限的,相对而言,教师接触到的不是“社会”生活,而仅仅是学校生活,这也就形成了教师“学校化”的生活视野和思维视野。这样的老师,恐怕难以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甚至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教师的自身特征和知识视野不足以做人类灵魂工程师。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会有自身的缺陷,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要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理想的想象来塑造学生的生活,那么这些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26171
          李静李静
          参与者

            初次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心理和工作任务的变化让我无所适从。我惶恐,我不安,我以为勤勤恳恳地付出就能完成教育,实现学生的成长目标。但是靠着一腔热血的“横冲直撞”撞碎了我的工作热情!偶然间读到了《不再做一个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也渐渐“释怀”。从改变认知开始,改变一个学生是不容易的,但可以影响学生!

            #26172
            韩艳红韩艳红
            参与者

              书中指出,班主任常陷入“事务性忙碌”(如填表格、处理琐事)和“救火式应对”(如突发矛盾),缺乏系统性规划。强调“预防优于补救”,例如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提前解决青春期常见问题,而非事后处理冲突。班主任要 遵循“20%关键事件”原则:聚焦能带动班级整体进步的核心事件(如学风建设、家校沟通),放弃完美主义。

              #26173
              毛慧芳毛慧芳
              参与者

                班主任既然没有资格也不应该自以为是地去引领学生,我们就应该为学生搭建多样化平台,让学生时时刻刻、快快乐乐地动起来。这既可以让班级基本平安无事,又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灵魂得到舒张。如果搭建了这样的动起来的平台,您用不着班规,因为学生没有那种犯错的闲情;您用不着班干部,因为每个学生都在忙碌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您也用不着担心教育效果甚至分数,因为活动能最终给人以尊严——有了尊严就会有维护尊严的动力,您担心的分数之类的东西,学生就会自觉地追求;一旦学生自觉地要分数了,分数就会自然而然地来。

                #26174
                刘瑞姣刘瑞姣
                参与者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是梅洪建老师基于多年班主任实践经验总结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论著作。书中通过案例分析、理论阐述和实操建议,为班主任提供了摆脱“瞎忙”困境的路径。
                  书中开篇即颠覆传统认知,提出“班主任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观点,认为教育者应摒弃“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救世主心态,转而以“培育者”的身份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梅老师通过数据分析指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仅占其成长因素的2.5%,强调教育者需放低姿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避免用主观意志强行干预学生发展。这一观点让许多读者反思自身工作中的“自我感动式付出”,意识到过度干预可能阻碍学生的自主成长。

                  #26221
                  郑铁令郑铁令
                  参与者

                    “忙要忙在关键处”:班主任应聚焦于搭建机制、营造氛围、提供资源,而非陷入具体事务。

                  正在查看 8 个帖子:1-8 (共 8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