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五次共读导引 › 论坛 › 阅读园地 ›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五次共读导引 该话题包含 3个回复,3 人参与,最后由张卫香 更新于 2周、 1天前 。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作者 帖子 2025 年 5 月 9 日 下午3:04 #26284 田 振管理员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第五章写的是与学生的沟通方式——小本,这种小本类似于随笔,但方便师生之间的沟通。因为作者并没有详细地介绍小本使用的具体方法,所以我没敢擅加模仿。我采用的是一种叫“心情树洞”的东西,我觉得大致和小本有相似的地方,但“心情树洞”虽然是面对全班同学开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的同学并不是太多,一般是对班级或者学校意见或者 建议的时候才会把自己的纸条投进“树洞”里,这种纸条是匿名的,保证了说话人的权益,这样学生说真话就没有多少顾虑。这种方式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那么老师怎样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回应呢?一般是班主任在班里公开回应。所以,这种方式的师生互动性不是太强。 2025 年 5 月 9 日 下午3:29 #26285 田 振管理员 2025 年 5 月 9 日 下午4:02 #26286 刘瑞姣参与者 师生沟通——“不慌不忙”心连心。梅老师独创的“小本沟通法”成为师生情感联结的纽带。通过每日简短的书面对话,班主任能更深入地理解学生心理,化解隐形矛盾。他强调沟通需遵循“引、缓、放、回”四原则,避免说教式干预,转而以共情与引导为主。这一方法被读者誉为“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策略。 2025 年 5 月 9 日 下午6:06 #26287 张卫香参与者 利用小小的本子,可以做大大的事情,班主任只要每天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就可以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问题、班级可能发生的事件、每个人的思想动态等,这样就可以做了学生的贴心人。当心灵真的贴近心灵的时候,教育就可能产生奇迹。 读下来感受很深,我们平时通过作业、可见谈话等多种形式与学生沟通交流,但是都没有留下痕迹,如果有专门的本子,甚至可以准备一个手账本,长此以往,或许有更多的收获。 作者 帖子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保持登录状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