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六章《理念烛照下的实践》是本书的最后一章,写法很灵活,几乎是一节一个样:第一节是实践个案,使全书的教育理念通过几个教育案例落到实处,以小见大,很能给人以启发和借鉴。第二节《案例背后的理念》一个是说教育要基于学生的成长,一是说班主任对学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对问题学生采取逃避的方法和态度。第三节,《教师要树立时间意识》:不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问题学生身上,在创立品牌班级时候,不要只重视外在的形式,更要平时脚踏实地地执行,推动班级持续地发展。强化成事育人故事。第四节再一次明确了本书的核心教育理念“培育——发展”理念,通过采访对话的形式对教育理念、教师成长、教育实践进行了典型性问题的思考成果进行展示与交流。书籍最后还有一个《后记》,主要强调了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地引领抑或管理,而是俯下身子,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平等、温暖,具有促进性和尊重个体价值的教育情境。
总体来讲,本书的写法可谓曲径通幽,虽然一直在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培育——发展”,但在全书,并没有集中大张旗鼓地解释、阐明,而且是不经意“揉进”教育细节与案例中,根本没有说教的成分,所以这本书读起来感觉非常的“亲民”,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智慧吧。
教育如人生的发展,过程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也是不完美的艺术。这既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也需要我们接受“缺憾”。读完这本书,我既能感觉到作者自己深刻、独到、细腻的思考,也能看到许多教育大家的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吧。
子曰:生无所息,我们也知道教育的梦想永远在风雨兼程的路上。这几天瑞安学生对老师滋水引起老师情绪崩溃的新闻常在心头萦绕,在当代做一个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而且自己又满意的教师是何等之难,在各种力量和舆论的裹挟下,我们的工作必然是一种缺憾的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正如华为的余承东在鸿蒙系统发布会上所说,我们坚决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我也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