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创建论坛回复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高 飞高 飞
    参与者

      读《班主任微创意》有感:解锁班级管理新密码

      翻开《班主任微创意》,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班级管理新境界的大门,书中的“逐梦作业大展台”与“职业生涯大规划”等创意,为班级管理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逐梦作业大展台”打破了传统作业的刻板印象,它不再是学生完成后就被束之高阁的任务,而是成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学生们的作业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老师的检查,更是为了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思考、创意和努力。这一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在大展台上脱颖而出,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对待作业,主动探索知识,挖掘自身的潜力。大展台成为了同学们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欣赏他人作业的过程中,拓宽了思路,学习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考角度,班级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凝聚力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增强。
      “职业生涯大规划”则是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这种目标感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掘自身潜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班级中共同探讨职业规划,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和规划,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班级的凝聚力在这种深度的交流中得以升华。
      这两个创意背后,蕴含着对学生个体的尊重与关怀。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灌输,而是因材施教的引导。它们让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创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探索未来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自信地前行,也才能让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回复至: 《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第三次共读导引 #25916
      高 飞高 飞
      参与者

        有效沟通的前提:尊重和倾听
        第七辑是“师生和生生关系”,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当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班级氛围,反之,会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心里不舒服,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学生从家庭氛围来说,大多数的父母也跟过去传统的父母不一样,现在都比较注重亲子沟通,那么在学校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也变得更重要。
        看了第七辑里各位班主任解决师生、生生之间的许多好方法,我觉得这都是“术”,而“术”是生之于“道”的,“道”既是尊重与倾听。能够认真倾听学生说出的话,不仅可以理解也可以发现他们的漏洞,而漏洞也是他们内心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无论他们多大,都值得被尊重,但这不代表“言听计从”,更不代表无底线包容,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所输出的观点、建议都不能有效达成,那么这个沟通就是不成功的。我想生生之间也是如此。

        回复至: 《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第二次共读导引 #25892
        高 飞高 飞
        参与者

          滴水石穿的力量

          ——《班级管理策略》读书笔记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缺少具体的落地的方的方法,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个很大的瓶颈。在杜了班级管理策略这篇文章之后,突然意识到一个班风的建设,其实就是依靠一个个细小的方面,一个个具体的方法,建设起来的,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具体的惩罚学生的办法。学生犯错后如何惩罚?如何把握度?如何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这些是我一直很苦恼的问题。古人云:“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看了这篇文章,他采用的是让学生找一篇对他犯的错误正面引导的文章让他来抄来读,我觉得这样非常好。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清醒的认识,又让他从正向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一举两得。

          还有很多具体的策略,比如说每周一星的评比,每周一歌的选择,这些都是从正向上去引导学生如同大禹治水,堵不是办法,疏导引导才是最高明的策略。

          阅读不停,思考不止,受益无穷。

          回复至: 《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熊华生 #25849
          高 飞高 飞
          参与者

            读书笔记

            高飞

            最近两天集中阅读了熊华生老师的《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前三章,期中对张建萍等班主任谈到的“用好班干部”这个问题感触很深。以前,我自己也会下意识的认为当班干部是比较占用他们的学习时间的,所以总是能不让他们干的就不让他们干,结果自己累得不行,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就象张建萍老师在《莫学诸葛亮》中所说,“不学他事必躬亲”,要学会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逐步引导、培养他们的管理意识,合理听取他们的意见,树立榜样意识,这样班级的氛围有了更好地带动。

            武正斌老师的《班主任如何开好班干部会》中提到的几项措施实用性强,在活动中培养班干部,在事件中支持班干部,让班干部真正融入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影响深远。

          正在查看 4 个帖子:1-4 (共 4 个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