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创建论坛回复
-
作者帖子
-
读书笔记
今天终于把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读完了。这部分给我很大启发的是《治班警示钟》,这一部分内容细致分析了五种“有瑕疵”的班主任处理问题的方法,其中第三、四、五处理方式也是我不自觉犯的错误。看了这部分内容,我确实有必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管理。
第一种是“妥协式”。我觉得自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学生犯了错误后,并没有依照班规进行相当的处罚,而且带有商量的语气进行风轻云淡的批评,现在想来,其实没有多少教育效果。自己却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二种是“先大棒,后面包”。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觉得自己问题缺乏五种果断的气质,说话有些啰嗦,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却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个和事佬,不但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埋下祸患,而且也很容易带坏自己的情绪。
第三种是“随意威胁式”,细想起来,我也经常在班里各种发狠,后来兑现的少之又少,因为当时撂下狠话的时候,自己处于一种情绪宣泄状态,由于把话说得太狠,等自己冷静下来后,发现根本无法实行,如果硬着头皮去实行对学生的惩罚过重,搞不好会由此生出诸多事端,最后一般是不了了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这必须会影响一个班主任的威信。
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一方面要有“温度”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机会关心觉得,尽自己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但在原则问题上,没有必须解释太多,否则一个老师可能无法竖立自己的威严,这对班级管理会带来很多挑战。最后班主任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吵闹混乱的班级!
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我们要有自己的威严和原则,建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对原则的敬畏意识,这个过程可能是艰辛、曲折的,但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大步励志资料。
心诚则灵
第七辑是“师生和生生关系”,两种关系表面上并列,其实是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是主导,而“生生有关系”是主体。这总分内容包括青春、爱情、学习等不同的话题,整体看来,班主任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解决。但我个人觉得,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说是灵活多样,但解决问题的有关键重在诚恳的态度,我觉得这是一个班主任,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秉承的第一法则。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从我做班主任的体会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我曾经处理过两个上课说话的学生,一个学生小韩学习习惯不好,另一个学生小朱平时学习很认真。一天小朱到办公室告状,说小韩上课说话,而且讽刺他学习瞎努力,根本学不会。我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在没有做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下,严厉里的批评了小韩,并罚她站到教室外面反省。这个学生收到老师的这个处罚后,反应非常强烈,痛哭不止,而且表现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结果又招来我更严厉的批评。
后来,我只好过去安抚小韩,在经过几句交谈后,我才明白她反应如此之大的原因:两个人说话,不处罚别个,只处罚自己,这不公平,这很明显老师偏心。这是这位学生的角度。我认为,虽然说两个学生在晚自习时间说话都有错,但小韩说话在前,而且后来出言不逊,讽刺小朱。应该严厉批评。而小朱的过错是被动造成的,应该忽略不记。
现在回头看这个事情,我觉得自己的处理完全出于老师的角度,没有顾忌学生作为青少年爱面子、特别爱公平的心理特点。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过激反应,从而使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陷入被动。
后来,我吸取这件事的教训,处理问题,相关人员一起问询,然后根据所犯错误的轻重,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处罚。我觉得很多时间,学生其实是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他们也很在意老师在处理这件带的时候是否公平。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一个同学,可能会激起学生的强烈反弹,这对老师的工作开展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心诚则灵,是说老师在处理师生或者生生关系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是诚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公报私仇,袒护其中一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服老师的处理方法,并积极合作,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期中考试,我们班两个班长都进步了,齐容阳还考进年级前五!
同样是阅读,一位好学的人,总是收获更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著名的视频号大V赫为强作为安徽某个大学的外聘教师为大学生讲了3个小时的课,感觉现在的大学生死气沉沉,没有朝气。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看待:
一、此大学生非彼大学生也。
以前的大学生全国才有几十万、一百多万,现在至少有几百万,以前的大学生确实是万里挑一,天之骄子,现在应该是批量生产的。
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历十年文革,社会百废待兴,人才本极度缺乏,大学生就是社会的支柱,富民强国,舍我其谁!当时的大学生有大量的上升通道,大学生的心态是积极向上的,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没有生存的能力,你让他们意气风发,除非他们疯了。
三、成长的经历不同
高考恢复的1978年,能走向考场,并成为大学生的人都是一些不安于现状的人,他们是在自然状态下成长起来的人中龙凤。而现在的学生都是教育机器批量生产的复制品,没有个性,没有追求,没有热情。
四、生活的动力不同
现在的学生虽然没有多少机会,但可以哺老,可以接受社会和个人的各种求助,其实他们没有生活之忧,而改革开放时期的学生,他们除了靠自己的奋斗博取未来之外,他们几乎没有别的出路。所以他们的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总之,生活造就了人,社会成就了人,这并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和原来的大学生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的问题。时代发展了,我们不能再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我们第一周只需要读完前三辑,万事开头难,而且作为班主任,我们平时太忙,但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请大家一定要坚持读一下。就我自身而言,我觉得第三辑《班干部队伍建设》对我的启发更大一些。
我觉得班干部是一个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普通的学生。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班里推行的方针,如果有班干部的帮助,我们会省心很多因为他们可站在班干部的角度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很好地推动班级事务的开展,另外,他还是一位很有责任必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汇报个人想法,这对班主任来说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能在起初选班干部的时候用点心,至于工作的开展那自然是班干部的分内之事,作为班主任没有必要过多干涉。但我们有时忽视了班干部同时也是一个普通学生,他们也面临各种复杂的规章制度甚至是人情世故,便不用说,他们作为高中生也面临着很大学业压力。所以,选用班干部的过程中我们当然要用心,但选出班干部之后,我们要对自己的助力有一个全面的考评和了解,在必要时候扶他们一把、指点一下,既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班级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和推行。
在书中《班主任如何开好班干部会》特别是第二篇《学生不愿意当官怎么办》是我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书中提供的方法“一诱”“二激”“三推”“四激”,老是很巧妙的方法,另外,我觉得大家之所以不愿意担任班干部,最主要的还是怕耽误学习。我们可以结合班里的例子或者其他的典型例子让学生明白,班干部是会很好地锻炼人的,而且他们的觉得成绩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是成绩更好。从思想上打消他们的顾虑。如果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能够 多照顾他们一下,他们会表现得更棒。
-
作者帖子